Pancon Connectors(简称 Pancon)成立于 1968 年,致力于设计与制造高质量电子连接器件。 产品包括 IDC 系列(如 MAS-CON)、DIN 41612 系列(如 HI-CON)等。 例如,HI-CON DIN 41612 系列为标准矩形插头/插座,适用 2.54mm 或 5.08mm 间距,插拔寿命达约 400 次。 而 MAS-CON IDC 系列可实现 2.54mm 或 3.96mm 间距,支持从 AWG18 到 AWG28 的电缆线连接。 这些特点显示,Pancon 在传统电连接器领域具有成熟经验与可靠性基础。

一、光电混合连接器的行业趋势与技术挑战所谓「光电混合连接器」,即在同一连接器或组合连接系统中,同时整合光纤/光信号通道与铜线/电流通道。它在高速通信、数据中心、光纤通信、激光雷达、智能传感、无人机与自动驾驶系统、5G/6G 基站等领域具备越来越大的应用空间。
该类连接器通常需满足以下关键条件:
●光纤通道需具有极低损耗、良好的端面抛光、稳定的插拔次数、抗振动能力;
●电信号通道需维持低接触电阻、高电流容量、良好屏蔽/抗干扰能力;
●在集成光+电的系统中,结构紧凑、湿热/振动/冲击环境适应强、配合工艺复杂。
因此,对连接器制造商而言,从传统纯电连接转向光电混合连接,不仅是结构设计的改变,还包括材料、制造工艺、测试验证、可靠性评估等方面的大幅提升。

二、国产连接器—以 Pancon 参照下可布局光电混合连接的分析基于 Pancon 的现有规范与特性,国产连接器若要切入光电混合连接市场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利用电连接器成熟经验,扩展至混合结构
●Pancon 的 HI-CON、MAS-CON 系列在电连接器上已具备良好的插拔寿命、标准化间距、可靠性认证。
●国产厂商可借鉴其在电连接中的稳定性与标准化流程,先在纯电通道做好再向混合结构延伸。
●在设计时,可将光纤模块与电连接模块在同一外壳或同一连接系统内分区布置,铜线路径与光纤通道可采用分隔结构,以防干扰、热量积累。
2. 材料与结构设计需针对“光”与“电”双通道优化
●光纤通道要求零件材料低热膨胀、低逸散、端面对接精准,并且连接器插拔次数后损耗小。
●电通道则要求良好的导电性能、低接触电阻、高电流承载能力、耐振动。
●国产解决方案需考虑:光通道用精密陶瓷/玻璃组件、铜通道用高性能合金+镀金处理;壳体材料需兼容光纤环境(如低温、高湿、振动)。
●在布局上:电通道与光通道应避免相互热干扰、电磁干扰,结构可能采用屏蔽、隔离结构、分级密封、同轴布局等。
3. 制造工艺与测试标准需升级
●在电连接器测试中,Pancon 已具备“400 次插拔寿命”的规格。国产在向混合应用扩展时,也需制定“光通道插拔寿命+损耗变化”“电通道插拔寿命+接触电阻变化”等测试。
●混合连接器还需进行光损耗测试(如插入损耗、回波损耗)、振动后损耗变化、温度循环后损耗变化、电通道中接触电阻与耐电压变化等。
●制造过程中需要更严格的公差控制、光纤端面抛光与镀膜控制、光纤定位结构与插入机构的可靠性控制。国产厂商需搭建对应的检测设备与工艺体系。
●在项目阶段,与客户明确“何为光电混合连接器的指标”(如光通道插入损耗 ≤0.5 dB、回波损耗 ≥ …、电通道接触电阻 ≤ … mΩ、寿命 ≥1000 次)并按照设计流程、试产验证、量产验证三阶段推进。
4. 国产替代机遇与差异化定位
●虽然 Pancon 本身以电连接器见长,其在光电混合领域可能不是核心布局,但其标准化、模块化经验可作为参照。
●国产连接器可在“混合结构”、“本地供应链本地化”、“更灵活定制能力”等方面形成差异化。
●在“国产替代”趋势下,若能提供“光+电通道一体化连接器”并满足高可靠性要求,将具备较强竞争优势。
●与客户在早期项目阶段合作(如试样、验证、定制光通道结构),可逐步推进国产连接器在光电混合连接应用中的布局。

国产连接器想要布局光电混合连接,是一个由“电连接器成熟”到“光+电融合”跨越的过程。以 Pancon Connectors 的电连接器技术经验为参照,国产厂商可从设计、材料、工艺、测试、项目导入五大维度入手,逐步推进光电混合连接器的研发与量产。虽然挑战存在,但也蕴含巨大机会:在本地化供应链、定制化速度、灵活解决方案方面,国产具有天然优势。如果能成功突破“结构一体化”“可靠性验证”“量产稳定性”三大关键,国产光电混合连接器将在通信、数据中心、新能源、智能传感等高增长领域赢得一席之地。欢迎您与我们一起探讨这个方向、共同布局未来连接器市场!
若您对此品牌 Pancon Connectors 的国产替代产品感兴趣或者有采购需求,亦或拥有此品牌连接器国产替代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渠道,并希望深入合作或交流,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:张经理(18665383950,微信同号),我们期待与更多行业伙伴携手共进。